报告题目:
汞同位素在古海洋环境中的分馏机理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
古代沉积岩中的汞同位素信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指示大规模火山活动以及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从而重建环境对生命演化的影响。但目前对古环境中汞同位素分馏机理的认识还很欠缺。本研究针对古海洋常见的硫化水体环境开展了Hg(II)光化学还原、Hg(0)氧化等实验并判定了这些过程的汞同位素分馏机理,并将此结果应用于重建生物演化史上关键时期(如晚泥盆纪生物大灭绝等)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发现生物灭绝与海洋透光带出现大面积硫化有关。而海洋硫化则与当时全球性的环境变化(如泥盆纪陆地植物的扩张)有紧密联系。该发现表明,现代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洋缺氧水体扩张可能会对未来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危害。
个人简介:
郑旺,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18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于加拿大特伦特大学,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担任博士后和助理研究员。2018年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英才计划长聘教授。2021年入选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及旗下Applied Geochemistry期刊的Emerging Investigator。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稳定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重点研究金属同位素分馏机理、汞等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以及利用金属同位素重建古环境和生命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