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时间

2023年2月10日

会议四号通知


2023年2月10日-3月10日

摘要重新调整、提交


2023年2月28日

会议五号通知(确定专题讲座、专题设置等)


2023年3月10日

摘要变更、提交截止


2023年4月10日

会前缴费截止


2023年4月16日

会前讲座报到


2023年4月17日

会议报到、会前讲座


2023年4月18-20日

学术年会


2023年4月21-22日

野外科学考察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特邀报告人介绍

专题十九 侯奖报告人介绍 刘羿

更新时间:2021-10-29 11:28
侯奖报告人介绍


 刘羿.JPG


报告题目:

珊瑚钙化流体化学和近期珊瑚钙化率下降机制探究


主要内容:

近几十年来包括我国南海在内的全球大面积地区的珊瑚钙化率呈现了显著下降。珊瑚钙化率的下降虽然被认为同海洋变暖和酸化密切相关,但确切原因并不明确。尤其是珊瑚碳酸钙骨骼不是直接从海水中钙化,而是在细胞包裹的半封闭、微米级厚度的钙化流体中沉淀,为相关研究带来极大困难。我们高精度测定了西沙群岛化石珊瑚的硼同位素和硼钙比,重建了工业革命前后钙化流体pH,DIC和饱和度记录,研究了海温和海水pH变化对对珊瑚钙化流体化学参数的影响,发现近代海水温度快速上升是主导西沙珊瑚钙化率下降的主因,海洋酸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我们的工作还表明在开展全新的非传统同位素珊瑚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变化时,对那些对钙化流体化学参数敏感的元素和同位素(铜、锌、钡等)体系,需要同时测定珊瑚的δ11 B-B / Ca,来综合考虑和研究分析。


个人简介:

刘羿,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地球化学和全球变化研究,荣获18届侯德封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共发表了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GCA、ES&T、GRL、JGR和GPC上学术论文35篇。成果写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亮点研究成果,并被美国科学院应对海洋酸化的国家战略报告关注,珊瑚记录的赤道辐合带古降雨和人类汞排放两篇论文分别于2015和2016年被Science杂志选为研究亮点报道,深海甲基汞来源研究被选为2020年Goldschmidt Conference “会议亮点”,曾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